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75-81276665

邮箱:cjqgqj@126.com

我院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绍兴市重点创新团队与上海辰山植物园顺利完成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资源联合科考

时间: 2021-08-27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长三角地区科研合作,在暑假期间81-20日,我院梁宗锁教授带领的天然产物开发利用绍兴市重点创新团队与上海辰山植物园陈晓亚院士团队,顺利完成了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资源联合科考。

此次科考主要以丹参药用植物资源的同科植物唇形科调查和收集为目标,经过2个月的精心调研和准备,于81日昆明出发,经四川木里、云南香格里拉、贡山,到西藏察隅,最后回到昆明,总计5000余公里的路程,针对25个地点90余个物种进行深入调查和采样。

20天的科考行程,许多是人迹罕至的区域,每天平均在10-14小时山路,经历高山、峡谷、流石滩、草甸、牧场、原始森林等各种类型的植被地貌。最高海拔4760米,最长需要连续登山时间14小时,最晚晚上11点下山。翻越90度悬崖,淋过冰凉的瀑布,穿过茂密的丛林;悬崖上攀附而过,峭壁上匍匐前行;以溪水为饮,风餐露宿。每次登山都是一种考验,每步前行都是一种挑战,但每次发现都是一种胜利和喜悦,冲淡了所有的疲劳与惊险。

尽管由于疫情的影响,计划的行程缩减了三分之一,但本次川、滇、藏区考察工作的成果依然丰硕。共收集标本150份、活体595株、种子4份、DNA样本170份、植化材料135份以及其他148份相关样品。同时科考队员对喜马拉雅—横断山核心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甚至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与经济协调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无边界,以及地方行政管理与科学考察相向而行的重要性。

本次考察是连续三年的川、滇、藏考察的第二次,不仅有大量的科学数据获得,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意志,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克服了种种困难,填补了本科植物许多空白点,为全面系统研究大宗药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科研资料。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联合建立的唇形科植物资源圃,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齐全的资源圃,以此为平台开展了我院与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科学院等多国的联合研究。

 

我院天然产物开发利用创新团队已经与陈晓亚院士团队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Cathie Martin院士团队,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人员互访、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联合科考等方式,在丹参、黄芩次生代谢调控,鼠尾草属、黄芩属资源收集与评价方面开展了长期、系统、深入的合作。

2021811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视察上海辰山植物园,对我院与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科研合作高度认可并给与肯定,李强书记指出要加强上海与浙江省的科研合作,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科研合作新模式。本次科考由上海辰山植物园魏宇昆博士带队,我院杨东风教授参与,是双方第二次对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进行联合科考。(杨东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