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75-81276665

邮箱:cjqgqj@126.com

肿瘤诊断与靶向基因治疗研究中心重组溶瘤腺病毒专利获得授权

时间: 2023-05-04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

近日,肿瘤诊断与靶向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申请的专利《表达白介素33的重组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应用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为ZL202010504258.0,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第一专利权人申请单位。

该发明专利公开的是表达白介素33的重组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应用。该发明专利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溶瘤腺病毒ZD55为病毒载体,构建携带IL‑33的重组溶瘤腺病毒ZD55‑IL‑33。该专利公开了构建步骤为合成基因IL‑33至pCA13上制备pCA13‑gene;制备pSD55‑gene质粒;将pSD55‑gene质粒用PmeI线性化后转化到含有全序列腺病毒骨架DNA的质粒Adeasy‑1大肠杆菌BJ5183中重组;将MluⅠ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到293A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待细胞出现病变后,得到目的溶瘤腺病毒ZD55‑IL‑33。同时,该专利还公开了ZD55-IL-33能有效抑制包括肝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和结肠癌细胞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显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近年来,肿瘤诊断与靶向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依托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生物医药与家蚕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基因治疗中心,以服务绍兴乃至我省人民健康为需求,通过与浙江博实生物、中海峡(福建)细胞生物和上海比昂生物医药等多家公司交流与合作,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靶向溶瘤病毒技术开展肿瘤的早期诊断、检测与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预期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化、个体化等诊断和生物治疗、免疫、靶向等治疗方案。本中心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4项,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专利的转化和溶瘤病毒的产业化开发,预期为绍兴滨海新区和浙江省的生物医药产业舔砖加瓦。